7月12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畢,中金武清大數據產業園一期工程第一階段項目成功封頂。至此園區一號數據中心、二號數據中心、五號數據中心、運維辦公與后勤樓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標志著中金武清大數據產業園取得關鍵性進展,為后續數據中心的順利交付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場舉辦的封頂儀式中,中金數據天津武清項目管理部、北京城建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主要領導出席并講話。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下,天津市立足高站位、著眼大格局、融入大戰略,向縱深推進,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不斷強化。中金數據在京津冀地區積極布局,自主投資、建設與運營的大規模高效能綠色算力基礎設施項目——中金武清大數據產業園。園區是天津市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構建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重點引進項目,是天津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重點推進的綠色數據中心項目。
中金武清大數據產業園總投資約 102 億元,以基礎資源建設、應用開發與產業研究齊頭并舉的模式,打造完整的大數據產業生態圈,建設數據處理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產業為基礎的產業園區。項目位于京津冀“金三角”核心區域的天津武清區京濱工業園,與北京市通州區和河北省廊坊市接壤,距大興國際機場40公里,距天津市區60公里。項目占地面積 285.5畝,建筑面積約47萬平方米。參照國家 A 級和國際 Tier IV 級機房標準建設,總規劃超過4萬個機柜,裝機服務器容量達50余萬臺,超級計算服務能力達160萬TFLOPS。項目配套一座220KV專用變電站,電力容量2*480MVA,且獲得全部能耗指標批復,年平均設計PUE<1.2,項目計劃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陸續投產。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京津冀地區大規模與大供電容量的數據中心園區,承接北京算力的外溢需求,為京津冀區域內多個大中城市,提供大規模綠色算力基礎資源要素供給,并逐步建設成為華北地區算力服務基地和大數據產業集群地。同時,項目將依托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與中金數據烏蘭察布算力基地網絡協同,以數據為紐帶,打造成本最優、時延可控、安全可信、靈活高彈、擴展性強的云數協同的新型綠色算力基礎設施集群,有效服務京津冀地區算力與信創產業發展。
秉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中金武清大數據產業園以“低能耗、高環保、高技術、高效益”為指導思想,依靠科技進步、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在工程設計中盡可能節約能源并合理利用能源,采用行業領先的節能新技術應用:
01
部分樓棟設計采用間接蒸發冷空調技術,在天津武清氣候條件下,可有效降低年均PUE值。
02
余熱回收節能技術應用,充分回收數據中心IT設備產生的熱量,可有效降低用熱成本,當前規劃設計園區內部供運維樓、后勤樓供暖使用,園區外隨著項目所在地京濱工業園園區新規劃區項目落地及北部片區管網接入,項目余熱外供,滿足京濱工業園區供熱需求。
03
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應用,項目采用“自發自用”的并網方式,為數據中心提供可再生電力供應。
項目還將采用一系列的節能措施、新技術、能源計量管理體系等,通過科學、合理的建設數據中心,引導中金武清大數據產業園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十八年專業服務鑄就高品質算力基礎設施
中金數據集團作為業界領先的新一代數字基建綜合服務商,經過十八年的發展,先后在北京、蘇州、武漢、煙臺、天津、上海、烏蘭察布布局云網算一體化數據中心園區。是首批國家綠色數據中心運營單位、首批國家新型數據中心示范單位。服務能力覆蓋了數據中心從選址、規劃、設計、建設、運維、網絡服務等全生命周期,實現對資產、能耗、運維管理水平的自動化、全方位管理。先后為包括中國大型國有銀行、國家級政府機構、互聯網頭部企業、大型保險機構、大型制造業在內的數百家客戶提供服務。
中金武清大數據產業園憑借中金數據十八年大規模高效綠色數據中心運營管理經驗,將與全國運營的多個重要核心樞紐數據中心園區打通,使用高效可再生清潔能源并采用綠色低碳節能技術,打造成為京津冀地區集云算協同、存算一體的大規模綠色算力基礎設施。為面向人工智能企業、金融機構、大型互聯網公司、云服務廠商以及國內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等,提供高可靠性、高效率、高靈活性的定制化算力基礎設施服務。 |